兵器正解(下)[第1頁/共6頁]
“十八般兵器”一詞在古書中還找不到,明朝謝肇 《五雜俎》,清朝褚人獲《堅 集》兩書中都隻要“十八般技藝”之說。明顯,“十八般兵器”一詞是先人所造。“十八般兵器”究竟指的是哪些兵器,因為年代、地區和流派的分歧,對“十八般兵器”的講解也各彆。彙總起來。古今有以下十多種分歧的說法。
撾(鎬)亦為古兵杖之一,情勢獨特,長一丈三尺,柄端安一大拳,拳握一筆,純以鐵製,其重量不亞於斧銊,新式儀仗中時見之。此器約莫赤始於周秦之世,非猛勇之將,不得其用也,邇來習此者,巳寥若晨星,蓋古法失傳矣。惟錘镋之法,皆脫胎於此,略能設想耳。嵩山拳叟李傑,曾從名武師真傳,轉輾傳授,故北方健兒多能之者。法隻十五手,而各勢分歧,非若刀槍劍斧等法之有反覆,意前人隨勢換法,並未加以構造耳;然按掄舞,亦並不覺其渙散無序,而每手換勢,尤見其神化敏捷之妙;惟正視無鋒,尃以猛攻見長,毫無含蓄之意,未始非微疵也;故力弱之人,決不宜用筆撾,因易癡鈍而受算也。
清軍入關前也很喜好用錘,建立過鐵錘軍,定鼎中原後,遂不複用。
鐧為短兵之一,方形有四棱,連把約長四尺,因形似簡故名。鐧無刃,每距六七寸有節者,名竹節鐧;自把至端,完整平直者,名方棱鐧;蓋以形之分歧而變動其名也。考鐧之由來,與劍為同時;至二十四法之出,則在秦漢今後,創自何人,亦不複可考;惟以短兵利於步戰之故,先人多有習之者,即今南北拳家,類能嫻之;亦正如單刀軮鞭之照顧便當,可隨身防護也。惟鐧無單用,法重雙行,故先人有雌雄鐧鴛鴦鐧等名,亦矜奇胘異,增減原有之二十四法,而另立流派者;然終脫不了此母法也。且有效長兵之人,而藏鐧腰間,以防不測者;是則鐧為短兵而兼為暗器矣,此多數皆先人之自作聰明,立偽欺人,不成為訓也;世之學武者,宜遵古法行之,庶不最多所皆謬。
撾是一種構造較龐大的兵器。宋朝有兩種長兵,一種抓槍,長二丈四尺;一種抓子棒,無刃而有鐵爪,都有擊抓之感化。但這類“抓”與“撾”是否一物呢?明茅元儀《武備誌》上圖示了一種雙飛撾,“用淨鐵打造,若鷹爪樣,五指攢中,釘活,穿長繩係之。始擊人馬,用大力丟去,著身收合,轉頭不能脫走”。
清朝有一種飛爪,脫胎於棉繩套索,《中國兵器史稿》說:“此器僅一繩一爪,爪以鐵製,與人掌同;惟而略短,每指除大指外,亦均三節。第一節之端鋒利有如雞爪,每一節相連之處,皆活絡,裝有極小及矯捷之構造,能使各節伸縮活動,蓋每節小機括,亦有絃索通於總索也。飛爪著人,將索一抽,小機括使爪深墮入人體,敵掙奔則愈深,萬難逃脫。”估計,飛爪能夠是秉承《武備誌》之雙飛撾而製,並且因明之雙飛撾不便,而改成單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