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市舶[第1頁/共4頁]

見趙煦略有興趣地再顧模型,趙似雙目閃亮,指著那艘海舶興沖沖地再對兄長說:“國朝之前,遠洋飛行一貫由番商把握,國人無大型海舶可供遠航。現在大宋海舶製造已日漸精進。臂如這類船,什物長十餘丈,深三丈,寬二丈五尺,可載二千石,篙師海員六十人。中部分為三艙,前艙在頭檣和大檣之間,設有灶和水櫃,基層則是海員寢室。中艙分為四室,皆為儲藏貨色所用。後艙人稱‘喬屋’,狀若樓房,設有窗欄可朝表麵景。船上頭檣高八丈,大檣高十丈,順風張布帆五十幅,輕風掛小帆十幅,偏風則用利篷以把持。船底尖形,吃水深,可抗風波打擊。這類國人便宜的船在東南沿岸來回頻繁,遠洋海運已不再是番商天下。”

“那麼,你是感覺,爹爹與我,都錯了,不該變法?”趙煦呼吸漸趨短促,喘著氣問。

“皇考推行青苗法,皇兄繼述,規覆成法,本意天然都是好的。”趙似解釋道,“夏秋兩收前,百姓到本地官府假貸現錢或糧穀以補助耕耘,所乞貸款糧穀隨春秋兩稅償還,每期取息兩分。此法佈施農戶於青黃不接之時,兩分利錢也尚屬公道。但新法實施,天子宰相要見效果,處所官吏急於邀功,常常肆意進步利錢,重者竟達四分。百姓不借,官吏威脅強行假貸,厥後還擅加各種項目繁多的利錢,乃至百姓視青苗錢為高利貸,談之色變。而青苗法推行天下,正如皇兄所說,做好了可惠及萬民,但究竟倒是實施時出了偏差,激發很多農戶不滿,宮中渾家,常不免有幾個種田的親戚,他們的滿腹譏議也有傳至宮中的,連我都聽到了,皇兄必不會不知。”

趙煦難抑怒意,青筋畢現:“你是指我用人有錯,還意氣用事,一意孤行?”

趙似黯然點頭,退至門邊,再回身欲走,卻又被趙煦喚住:“十二哥,你剛纔說,前期變法官員各懷私心。且列舉幾個,我看看都有誰。”

趙煦淺笑,徐緩道:“汴京與南海相距萬水千山,你卻對海舶航運如此上心,倒是為何?”

趙煦似笑非笑:“那你對章惇如何看?”

趙似稍顯踟躇,但還是答道:“大宋東北方有女真、室韋,北有契丹,西北為西夏、回鶻,西南則有吐蕃、南詔。勁敵林立,尤以契丹、西夏為甚,長年對峙,往西方陸路幾被隔斷,是以現在最宜操縱東南邊海道上風,與南海諸國互市,生長市舶。我們賣到外洋諸國的是藥材、絲綢、瓷器、茶葉等可蒔植養殖或製造、不竭出產的商品,而諸國運往大宋的倒是香藥、珠寶、象牙、犀角等珍稀之物,如此買賣,有百利而無一害。國朝以來,天子在本地多個港口設置市舶司,點檢抽解販子運回的貨色,分紅粗細兩色,按比例抽取多少,而很多寶貴香藥,番商不能隨便與大宋臣民買賣,隻能供應市舶司博買,再運往京中措置,部分內藏,部分交由香藥榷易署售賣。此二項贏利頗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