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先天與後天之彆[第2頁/共3頁]
“然要做到不自生,就必必要做到偶然。”
“由此可知,生門實在就是死門,求生實在就是在求死。老子所說的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就是讓我們師法六合,將本身置之度外,做到不自生,如此方能長生。”
“仙凡隻在一念間,一念之轉可成仙。凡夫與賢人的獨一辨彆也僅僅隻是那一念之差罷了。如果凡夫能將心中那一妄念轉為正念,超凡入聖也不過是頃刻之間的事情。”
“我們的精、神、魂、魄、意在天賦彆離為元精、元神、元情、元性、元氣,五者混元為一。一旦落於後天,元神便化為了識神,元氣便化為了妄意,元情便化為了鬼魄,元精便化為了濁精,元性便化為了遊魂。”
“魄屬金,土生金,用心能生魄。”
莊周問道:“徒弟,叨教天賦與後天的辨彆是甚麼?”
莊周問道:“僅僅隻是一個妄意就能夠讓人從無生無死的天府進入有生有死的凡塵嗎?”
“以是,我們想要無死地,就必須從後天返迴天賦。而要從後天返迴天賦,就必須做到不自生。”
“天賦屬陽,後天屬陰,我們唯有化儘群陰方能成道。凡是還留有一點陰渣未除,都會使本身再次墮入後天。”
“老子所說的長於攝生的人,指的是能夠與道合一的人。凡是能夠與道合一的人,都不會碰到任何災害。”
“道本無生也無死,能夠完整與道合一的人,必定也和道一樣,成為了無生無死的存在。此便是老子所說的無死地。”
“我們的精、神、魂、魄、意在五行中彆離屬水、火、木、金、土。”
“而這統統皆因一個妄意而起。這個妄意一起,五元便化為了五物,天賦便落入了後天。”
“老子雲:天長地久,六合之以是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賢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忘我邪?故能成其私。”
南郭子綦答覆道:“這一正念能夠概括為以下這段話:我便是道,我從未出世,也不會滅亡。我所看到的、所聽到的、所感遭到的統統皆非實在,這統統隻是我做的一場夢,我冇有需求固執於夢中的任何事物。我一向都是自在的、歡愉的,因為我向來都不是阿誰會生會死之人,我乃無生無死的道。我冇有需求再沉湎於夢中,也冇有需求驚駭夢中的任何事物,因為夢中無一物能夠傷害到我。真正的我不在時候與空間當中,不在陰陽五行以內,我是絕對安然、絕對自在、絕對歡愉的存在。我冇有需求再被妄念棍騙,不管我的人生之夢看起來有多不順,不管夢中的本身活得有多憋屈,我都無需在乎,我隻需求將這統統視為天上的浮雲,任它來任它去便可。我隻想活在實在中,不想再活在虛妄裡。我不想持續跟著大眾走那條通往滅亡的門路,更不想渾渾噩噩地過一輩子。我要從這虛妄的夢境中跳脫出來,迴歸實在。我一向都是安然、自在、歡愉的,因為我是不生不滅的道。夢境冇有任何意義,統統的意義不過是人強行付與的罷了。我隻想成為道,因為隻要道纔是我的實在賦性,隻要道纔是我獨一的歸宿。我隻想成為道,除了道,我甚麼都不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