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送葬[第1頁/共3頁]
芳草萋萋,來年梨園滿樹繁花,仍然會燦爛母親曾經含淚的眼。
陶灼華將母親的骨灰分做兩份,籌辦一半灑入洋溪湖畔的碧水當中,另一半則葬在雲門山澗那片曾經梨花如雪的樹林間。
陶婉如與蘇世賢兩情相悅之時,那負心男人曾多次帶她到這裡玩耍,兩人談古論今,在洋溪湖畔泛舟,亦曾驚起滿湖鷗鷺,羨煞池中鴛鴦。
娟娘瞧著白紗覆麵的陶灼華淚眼昏黃,掩不住眉間的一抹輕愁,不由心疼得落淚,拿帕子擋住了泛紅的眼圈,茯苓卻已經抽抽搭搭哭出聲來。
兩到處所都是陶婉如的最愛,劄記裡頭未曾細寫,想來那一片梨林也曾有過人麵桃花的相遇,卻都孤負了東風。
捧著母親的骨灰最後一次登山,讓她再瞧一眼故裡的熱土,然後陶灼華便將盛有母親骨灰的瓷壇恭敬地埋在梨林一隅早便挖好的墓穴旁。
娟娘瞅著陶灼華神情尚算愉悅,悄悄啜飲了一口茶水,溫言提示道:“蜜斯,夫人的骨灰還寄在家廟裡。她現在的身份,不能葬入陶家祖墳,不知您有甚麼籌算?再不然我們替夫人選一處山青水秀的好地段,您瞧是否可行?”
質本潔淨,還自清去,這是陶灼華能想出的最好安設孃親的體例。
不大的藍花瓷壇捧在陶灼華手中,卻好似重逾千斤。
宿世不如何信賴因果報應,對佛菩薩也冇有太多的畏敬。反是隱居洋溪湖畔的四十年參透存亡,陶灼華才曉得冥冥之間統統皆有定命。
芳心隻共絲爭亂,蘇世賢拋妻棄女,陶婉如的一顆少女心即使被他片片踩踏,碎成一地泥濘,仍然未曾懊悔當年的初遇。
宿世裡含悲忍淚,陶灼華對母舅與黃氏添了些痛恨。此生陶灼華安之若素,對孃舅與黃氏表示了深深的感激,並說本身早有妥當之法,請他們二位不必憂心。
紅顏易老,美人遲暮。陶婉如等不來負心男人的懺悔,唯有飲恨在陶府故居,本該大好的花信年紀,卻在十年間鬱鬱終老。
光陰倥傯,她重回十歲翠綠幼年,勢需求輾動運氣不一樣的轉輪。
日子快如流水,轉眼便是陶婉如的五七。
“這個我已然細心想過,正與娟姨的設法不謀而合”,陶灼華擱了銀勺,目光悠悠遠遠地掠過湖麵,垂眸說道:“母親這平生,最喜好兩個處所,我們便在這兩處送她最後一程吧。”
經年以後,陶灼華隱居洋溪湖畔,才從母親留在板屋裡的劄記發明瞭端倪。
有很多夏夜的影象,便是與孃親與孃舅一家人在洋溪湖畔泛舟。穿過那一座青竹曲橋,岸邊便是易安居士曾經隱居的順和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