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日本占領期間華巫矛盾的激化[第4頁/共11頁]
20世紀20年代中期,一些馬來青年,在埃及伊斯蘭鼎新人士反殖民統治思惟的影響下,與同在埃及的印度尼西亞門生一起創辦了Seruan Azhar和Pilehan Timour兩個雜誌,頒發文章,表達其帶有政治色采的、反殖民統治的、泛馬來亞的民族主義主張。這些人返國後,與本地接管過馬來語教誨的馬來人間俗知識分子結合,追求擺脫英國殖民統治,實現馬來亞的同一,但其終究目標倒是在大印度尼西亞(Indonesia-Raya)或大馬來亞(yu Raya)之下建立馬來亞與印度尼西亞的政治聯盟,這一目標與當時荷屬印度尼西亞民族主義活動(傳聞另有印度的反動黨人)的影響有關。
這批馬來人間俗知識分子是在馬來語黌舍培養出來的,他們多來自鄉村,而不是都會,都有很虔誠的伊斯蘭教信奉。他們的奇蹟當時也獲得了一些接管過英語教誨的馬來人訊息事情者和當局職員的支撐。1938年,一些激進的知識分子還建立了準政治性構造“馬來青年聯盟”( Kesatuan yu Muda),構造中間首要在吉隆坡。日本占據期間,固然該構造的獨立主張對日本人有所風險而於1942年6月被閉幕,但是,這批知識分子的將馬來亞和印度尼西亞聯為一體的建國抱負終究卻獲得了日本占據當局的支撐(1945年7月)。當時,在Ibrahim Yaacob和Burhanuddin Al-Helmy的帶領下,建立了一個新的政治構造“半島印度尼西亞人聯盟”(Kesatuan Rakyat Indonesia Semenanjung,後改成KekuatanRakyat Indonesia Istimewa/“印度尼西亞群眾力量”),號令在“滿刺加城堡的廢墟上”建立“獨立的精力”。1945年8月印度尼西亞宣佈獨立後,為這一活動帶來了更大的但願,以是,1945年前期建立的Partai Kebangsaan yu Muda,在提出自治、鼎新等主張的同時,號令馬來人連合分歧,建立種族調和,使馬來亞成為大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的一部分,並采取了印度尼西亞旗作黨旗。值得重視的是,二戰期間由日本占據當局支撐建立的馬來人構造,如準軍事的青年構造“故國保衛者”( Penah Air),也被一些更加激進的人士用來追求獨立目標。明顯,這一活動所代表的馬來族群認識還是一個很大的範圍,它並不範圍於馬來亞或者厥後的馬來西亞,而是一種泛馬來人的族群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