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13集《妙法蓮華經》[第1頁/共13頁]
實在這個處所是省略了。我們前麵在長行文說過,權教的菩薩——就是方等、般若的菩薩,固然冇有入《法華經》的實在,但是他學佛有三個重點,叫做各種人緣、各種信解、各種邊幅。
壬1、總問。
實在忍辱它不是一個甚麼法門,它是一種本性。忍辱跟精進這兩個都是一種脾氣。懺公師父說,修行的成敗跟本性有乾係。他講的就是忍辱跟精進。普通來講,比較有道心的人、出世心比較強的人本性都比較剛烈。這個時候如果你本性調不過來,你的成績就不大了。一個菩薩的本性要剛中帶柔、柔中帶剛,就是忍力中有行力、行力中有忍力。
文殊師利 我見諸王往詣佛所
這個精進有兩個內涵:第一個,埋頭;第二個,相續。但我小我感覺相續更首要。我本身在梵學院做教務主任的時候,我很怕一種人,就是,“主任,三年以內我都不下山!”就這類人,我很怕。“主任,我一天拜一千拜。”這類人我更怕,因為這類人過不了多久就分開了。這類過火式的修行,他冇體例耐久。以是你看看你身邊的人,周遭環境看一看,隻要在修行的跑道上一開端跑得很快的,到最後,跑道上找不到這小我了,反而隻見到那些漸漸跑的。實在,我最喜好聽到一句話說:“我一天拜兩百拜。”我起大歡樂。你去重視看吧,凡是一開端起跑點跑得很快的,到最後這個跑道找不到人了,人冇了。
第二個,有些人是討厭存亡,並且他好樂功德。他感覺說,僅僅好樂沉寂,這小我生也太悲觀了吧?他喜好諸佛菩薩的功德。欸,冇事!佛陀先締造一個功德的真相讓他安住,佛陀講六度:佈施的功德、持戒的功德、忍辱的功德乃至般若波羅蜜的功德。這個菩薩先住在功德當中,最後再迴向佛道。
我們前麵說過,菩薩的本性,一方麵忍,調柔善順;一方麵要英勇精進。我們看這個行力是如何回事。
那麼,前麵講到阿含經,就是趨勢涅盤沉寂。這個他土菩薩,就是我們明天所要切磋的。就是說,有一類的菩薩他在光亮中呈現了。這一類菩薩他學佛必必要兩階段:他必必要先成績功德,他以功德為光榮,然後再把功德迴向菩提,以是他成佛是兩階段成佛。那麼他是如何兩階段成佛呢?
第一個,佛陀講《華嚴經》。佛陀先講六度的法門,成績十地的功德,把佛菩薩的功德開顯出來,把這些根熟菩薩都先度了。當然凡夫在坐,但是我們隻能隨喜讚歎,對我們來講冇甚麼幫忙。以是,度了根熟菩薩今後,佛陀必須從千丈的盧舍那身從本垂跡,變現一個跟我們一樣高、一樣大的丈六比丘相來陪著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