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第18章 天論[第1頁/共3頁]

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製之!從天而頌之,孰與製天命而用之!望時而待之,孰與應時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與騁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與理物而勿失之也!願於物之以是生,孰與有物之以是成!故錯人而思天,則失萬物之情。

本分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好惡喜怒哀樂臧焉,夫是之謂天情。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謂天官。心居中虛,以治五官,夫是之謂天君。財非其類以養其類,夫是之謂天養。順其類者謂之福,逆其類者謂之禍,夫是之謂天政。暗其天君,亂其天官,棄其天養,逆其天政,背其天情,以喪天功,夫是之謂大凶。賢人清其天君,正其天官,備其天養,順其天政,養其天情,以全其天功。如是,則知其所為,知其所不為矣;則六合官而萬物役矣。其行曲治,其養曲適,其生不傷,夫是之謂知天。

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也輟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也輟行。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數矣,君子有常體矣。君子道其常,而小人計其功。詩曰:“禮義之不愆,何恤人之言兮!”此之謂也。

列星隨旋,日月遞照,四期間禦,陰陽大化,風雨博施,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不見其事,而見其功,夫是之謂神。皆知其以是成,莫知其無形,夫是之謂天功。唯聖報酬不求知天。

故大巧在所不為,大智在所不慮。所誌於天者,已其見象之能夠期者矣;所誌於地者,已其見宜之能夠息者矣:所誌於四時者,已其見數之能夠事者矣;所誌於陰陽者,已其見和之能夠治者矣。官人守天,而自為守道也。

地邪?曰:得地則生,失地則死,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亂;治亂非地也。詩曰:“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此之謂也。

楚王後車千乘,非知也;君子啜菽飲水,非愚也;是節然也。若夫誌意修,德行厚,知慮明,生於今而誌乎古,則是其在我者也。故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小人錯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進也;小人錯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退也。故君子之以是日進,與小人之以是日退,一也。君子小人之以是相縣者,在此耳。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凶。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修道而不二,則天不能禍。故水旱不能使之饑,寒暑不能使之疾,祆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則天不能使之富;養略而動罕,則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則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饑,寒暑未薄而疾,祆怪未至而凶——受時與治世同,而殃禍與治世異,不成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於天人之分,則可謂至人矣。

推薦小說:

龍神修真界 |  本宮就是這樣的女子 |  國民CP(娛樂圈) |  你溫柔了時光 |  明星大探長 |  首輔夫人黑化日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