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第29章 大略(2)[第2頁/共4頁]

誥誓不及五帝,盟詛不及三王,交質子不及五伯。

語曰:“流丸止於甌臾,流言止於知者。”此家言邪說之以是惡儒者也。是非疑,則度之以遠事,驗之以近物,參之以平心,流言止焉,惡言死焉。

天下之人,唯各特地哉,但是有所共予也。言味者予易牙,言音者予師曠,言治者予三王。三王既以定法度,製禮樂而傳之,有不消而改自作,何故異於變易牙之和,更師曠之律?無三王之法,天下不待亡,國不待死。

藍苴路作,似知而非。脆弱易奪,似仁而非。悍戇好鬥,似勇而非。

古者匹夫五十而士。天子諸侯子十九而冠,冠而聽治,其教至也。

齊人慾伐魯,忌卞莊子,不敢過卞。晉人慾伐衛,畏子路,不敢過蒲。

君子能為寶貴,不能令人必貴己;能為可用,不能令人必用己。

不自嗛其行者,言濫過。古之賢人,賤為布衣,貧為匹夫,食則饘粥不敷,衣則豎褐不完;但是非禮不進,非義不受,安取此?

曾子食魚,不足,曰:“泔之。”門人曰:“泔之傷人,不若奧之。”曾子泣涕曰:“有異心乎哉!”傷其聞之晚也。

多言而類,賢人也;少言而法,君子也;多言冇法,而流湎然,雖辯,小人也。

主道知人,臣道知事。故舜之治天下,不以事詔而萬物成。農精於田,而不成覺得田師,工賈亦然。

多知而無親,博學而無方,好多而無定者,君子不與。

君人者不成以不慎取臣,匹夫不成不慎取友。友者、以是相有也。道分歧,何故相有也?均薪施火,火就燥;高山注水,水流濕。夫類之相從也,如此其著也,以友觀人,焉所疑?取和睦人,不成不慎,是德之基也。詩曰:“無將大車,維塵冥冥。”言無與小人處也。

言而不稱師謂之畔,教而不稱師謂之倍。倍畔之人,明君不內,朝士大夫遇諸塗不與言。

君子之學如蛻,幡然遷之。故其行效,其立效,其置色彩、出辭氣效。無留善,無宿問。

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貴師而重傅,則法度存。國將衰,必賤師而輕傅;賤師而輕傅,則人有快;人有快則法度壞。

君子壹教,弟子壹學,亟成。

無用吾之所短,遇人之所長。故塞而避所短,移而從所仕。疏知而犯警,辨察而操僻,勇果而無禮,君子之所仇恨也。

推薦小說:

重生八零團寵小神醫 |  天師除靈日常 |  親愛的,我還在這裡 |  王者榮耀之超級召喚係統 |  重生之山河謀 |  至尊機甲1 |